童子与童生

研几2024-10-19 13:28735 阅读49 赞

童子童生是什么意思?

童子童生一般指的是一些年幼的学生或者学徒。在古代中国,童子一般指的是16岁以下的男孩子。而童生则是指那些刚学习读写的学生。在古代的学校里,童子童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一般由年纪较长的学生或者老师来指导。童子童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把考生分为。

童子与童生

古时候的学生叫什么

学生在古代称呼很多,有弟子、童子、童生、监生。1、弟子:两汉时期对太学生称博士弟子,经封建私学老师登记姓名、承认师生关系的称著录弟子。2、童子:唐代规定十岁以下能通经文的,宋代规定十五岁以下能诵经文作诗赋的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考生称童子。3、童生:明清考秀才,不论年岁大小都称童生。4、监生。

童子与童生

古时候的学生叫什么

在古代,学生的称呼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弟子、童子、童生和监生等。1、弟子:在两汉时期,太学生常被称为博士弟子。而在封建私学中,经过老师登记姓名并承认师生关系的学生被称为著录弟子。2、童子:唐代规定,十岁以下的儿童若通晓经文,宋代则规定十五岁以下的儿童若能够背诵经文并创作诗赋,则可参加童子。

童子与童生

学生有哪些别称?

学生的别称有以下几种:弟子、童子、生员、童生、监生、学士、门生、学徒 学子:学子即学生也,在学校学习的人或虽年长而仍在求学的人。童子: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 唐 代。《旧唐书·宣宗纪》:"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第九科。"宋 王。

学生的别称都有什么?

童子:唐代规定一岁以下能通经文的。宋代规定十五岁以下能诵经文作诗赋的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考生称童子。生员:唐代学校规定学生员额,称学生生员。童生:明清考秀才,不论年岁大小都称童生。监生:明清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监生。学士:古代在国学上学的学生称学士。门生:古代称学生和学生又教出来的弟子为门生。

童子基本信息

童子,泛指未成年人。其定义多样,内涵丰富。首先,童子作为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常与孩童、童生等概念相关联。《论语·先进》中描述的“童子六七人”,以及韩愈在《师说》中提及的“彼童子之师”,均可见童子在古代文化中特指未成年的人。明清科举制度中,童生一词特指中举人之前、不论年龄大小的所有考生。

童子是怎么定义的

童子是指未成年的人,在武侠小说里把完全没有性经验的男子也称做“童子”,古时还指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童子 tóngzǐ 释义:1、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译文:六七个童仆)2、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译文:。

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

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1、童生 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

什么是童子

童子的意思:1、未成年的人。 2、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读音:[tóng zǐ]。词性:名词。结构:童(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出处:唐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近义:稚子、稚童、小孩、孺子、儿童。反义。

童子是怎么定义的

3. 《论语·先进》中提到:“童子六七人”,这里的童子指的是未成年的人。4. 在《聊斋志异·促织》中,童子业指的是读书人准备应考的状态,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5. 汉代设有童子科,专门选拔12岁至16岁之间能通晓经典的儿童,这些童子可以被封为郎,是对天才儿童的奖励和培养。6. 童子科的。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