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华传统传统民俗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由十二生肖所形成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普及最广的文化,每个中国人都会有自己的生肖属相,它是不可更改、不可选择的,生肖属相与每个炎黄子孙都有很大的关联生肖属相有科学依据吗。
1、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连南宋理学家朱熹都搞不清楚。
后世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
可能是起源于图腾崇拜、可能是北方游牧民族、可能是由古巴比伦传入等等。
十二生肖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诸多的民俗与禁忌,像是本命年习俗、婚姻生肖禁忌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民俗禁忌是否真的有科学依据呢?
本命年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本命年是怎么一回事。
本命年出现于西汉,在十二生肖动物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记年方法中,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生肖属相有科学依据吗。
这样子算来,本命年依次可以推出是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
2、十二年是人生中的一个小轮回,六十年就是人生的一个大轮回。
在传统习俗中,人们普遍认为本命年是凶年。在自己的生肖值岁的一年会多灾多难,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叫做“坎儿年”生肖不合有科学依据吗。
所以,人们为趋吉避凶、消灾免难想出来一些办法,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习俗。
为本命年而发明的红内裤
人们会在本命年扎红来趋吉避凶或者是祭拜本命神祈福消灾,在北方有些地区还会有“跳姑圈”、“跳墙”的习俗12生肖最不合的生肖。
“扎红”起源于中国人的“崇红”心理和“尚红”观念。
这个习俗个人认为还是有点科学依据的,毕竟红色是富有积极性的颜色,能够使人产生激情、奋发、阳光的观念,它也是吉利、喜庆、勇敢、赤诚、亲近和团结的象征生肖科学吗。
至于祭拜本命神这个习俗,“信则灵,不信则无用”,这就是一种信仰的问题了,无关科学。
有人认为这些是一种心里安慰,从心里给自己一点力量,信也好,不信也罢,都关乎个人。
3、像是本命年的一些禁忌,不能结婚、不能临丧,有人也对此提出了反对。
因为这些都是一些较为迷信的说法,本命年结婚的大有人在,有的也不会见得是因为本命年结婚就婚姻不幸等等生肖相克有科学依据吗。
再来,这些生老病死的事情并不是在人为,说白了就是心理强加给自己在本命年这一年会过的不好,想要下意识的去避免这些不好的事情12生肖最不合的生肖。
本命年的这些习俗和禁忌在我看来都是一种文化现象。
换句话来说,“本命年”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
从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来看,本命年在人的生命进程中往往会是一个“危险期”。
12岁,身体上的变化、心智的不成熟,容易让一个儿童措手不及,容易被诱惑迷住。
24岁,初入社会的人通常会感受到来自感情、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36岁,随着新一代的崛起,工作会出现瓶颈,甚至于婚姻会出现所谓的“七年之痒”,这些都会使人感到心力交瘁生肖科学吗。
4、48岁,孩子的叛逆期,自己的更年期,健康的不断滑坡,力所不能及。
60岁,退休在家,生活的巨大变化稍微不留心都会出现焦虑。
所以说,人们都会用“本命年”来进行自我暗示,保持心理平衡。
科学依据当然是有,因为本命年总是为人生轨迹的变化背锅。
婚姻生肖禁忌
婚姻是一个人一生的大事,所以在选择配偶要慎之又慎。
在“父母之命”的年代,子女的婚姻通常都是由父母做主,怎么一个做主法呢?父母通常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算算是否相合生肖属相有科学依据吗。
若相合,则未来的生活就幸福,若不和,尽管男女双方都有意,也不可能成就一段佳话。
那么那时候的人们是怎样确定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出一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婚嫁生肖禁忌的谚语——《大相歌》。
5、现如今,在陕西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大相歌》仍旧是男女双方婚姻的依据。
殊不知,这《大相歌》完全属于编造,是东方朔为不让女儿进宫为妃编出的一首歌谣。
现在仍旧有很多人认为,相宜属相是婚姻的最好的选择,这样的婚姻才会美满。可事实是,生肖相克相宜的婚姻禁忌不知拆散了多少本该幸福的伴侣,而那些本不应该结合的两人却因为传统意义上的相合承受着捆绑在一起的痛苦。
所以这是完完全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过去的人们用唯心主义的看法,主观臆造了无数的婚姻。
现在,青年男女因为不能自主选择,双方父母把未来押注在“天意”、“八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生肖仍旧是不能更改的,但是婚姻可以自主选择,不必再为属相不配断送美满幸福的婚姻。
“八字合婚”应该尽快被时代所摒弃。
写在最后的话
6、无论怎样,生肖已经在中华大地传承了千年,深入了人们的观念。
这些生肖的禁忌、习俗、相宜相克、甚至于决定性格、改变命运,有的可能确实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的则是胡编乱造,意在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
不管怎么说,在传承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的时候,应该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
对于生肖不合有科学依据吗的问题,以上都有详细的解答和解释,可能内容有点多,大家要耐心看完,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